六月九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档案日。从2024年5月24日至6月14日,围绕“筑梦现代化、奋斗兰台人”主题,上海市各级、各类档案机构积极参与今年的国际档案日主题宣传活动,生动讲述新时代档案故事,充分展现新时代档案行业风采。其中,有39家档案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系列档案文化活动并免费向市民开放。我参加了徐汇区的活动。
在第十七个国际档案日到来之际,徐汇区档案局(馆)在康健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了2024年国际档案日徐汇区主场活动。这场活动也意味着今年档案方志文化宣传月活动拉开了帷幕。活动现场,徐汇区区档案局(馆)全新发布了三条“跟着档案City Walk”主题线路,分别为“城市更新之万体汇”、“海派寻源之旅”、“百年红色之旅”。这三条路线设计,均以档案局(馆)新址为起点,分别讲述徐汇的城市更新、徐汇起源、红色文化基因等多重徐汇魅力元素。据了解:首场“跟着档案City Walk”将于6月13日举办;已经吸引多家学校报名。
主题活动现场举行了档案捐赠仪式,接收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捐赠的一批珍贵成果资料,将漕开发成立四十周年的发展历程收藏入档案馆。徐汇区档案局向漕开发代表回赠了捐赠证书。我曾经多年跟踪漕河泾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包括研究其如何突破土地资源制约瓶颈、俗称腾笼换鸟。如今漕河泾开发区已经集聚了上海约60%的游戏企业和行业产值,沿轨交9号线初步形成了上海数字娱乐产业的核心带,集聚了约150家游戏头部企业。仅米哈游一家年营收就超过300亿元,每年为漕河泾地区导入大量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二零二二年初,徐汇区成为上海首个将“元宇宙”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城区;半年后,上海首批重点打造的元宇宙特色产业园区漕河泾“元创未来”元宇宙产业创新园正式发布。这并非一座新建园区,而是在漕开发本部徐汇片区的基础上,叠加在建中的北杨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形成新的产业联动。同时,破解漕河泾开发区历经40年发展后,面临的空间局限与产业升级的挑战。游戏企业作为元宇宙产业人才和资源的流量入口,还只是徐汇与漕河泾开发区共建元宇宙产业园的底气之一。据统计,目前漕河泾开发区内共有中外高科技企业1.4万余家,其中元宇宙相关企业超1200家,仅50家核心企业的年营收就有约950亿元,并已覆盖区块链、交互技术、游戏、人工智能、网络及运算及物联网等元宇宙“大蚂蚁(BIGANT)”产业结构的全部“六条腿”。漕河泾开发区徐汇区块目前约20万白领中,游戏领域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成为上海互联网人才的重要聚集地。甚至应届毕业生实习,也愿意首选这里。
档案捐赠仪式后,就由上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馆员曹伟作《城建档案与虹桥路历史风貌研究》主题讲座,他通过对地图、建筑设计图等城建档案资料的深入挖掘与研究,为现场的大小听众展现上海市64条“一类风貌保护道路”中的虹桥路沿线区域的历史风貌,探索档案资料在风貌研究、保护以及城市更新过程中的独特价值,体验城市文化魅力和了解发展轨迹。
曹伟认为:Citywalk火热的当下,想找到一条合适的路,走一趟就能饱览最有代表性的上海城市面貌,徐汇、长宁的虹桥路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西抵虹桥机场一号航站楼,东达徐家汇商圈核心位置的五岔路口,沿途有商圈、公园、学校、医院、别墅、新村、机场、陵园……
最近,曹伟所在的上海城建档案馆,根据馆藏档案编撰出版了《城市的记忆:城建档案中的虹桥路(1901-1949)》一书,是详细了解虹桥路历史的一座富矿。书中采用了超过100件关于虹桥路沿线建筑、道路规划的档案,并参考了晚清民国时期的历史地图、报刊文献等资料。如按图索骥行走虹桥路,百年历史就在脚下;而虹桥路也是我少年时期最为熟悉之路。
曹伟介绍:花园别墅曾是虹桥路沿线最有代表性的住宅建筑类型。根据《城市的记忆》书中记录:虹桥路沿线的别墅建筑分布比较均匀,散落在原沪杭甬铁路(今地铁3、4号线及凯旋路)以西的道路两侧,多为坡顶、两层。与衡复风貌区、愚园路沿线等花园别墅密集的街区比较,虹桥路的别墅在屋前屋后往往建有花园、草坪,面积也要大得多。研究上海的历史学家们认为:这跟建造时土地面积较为富余有一定关系;我现在常光临的就是西郊宾馆!
在我看来:百年虹桥路是一条汇聚了上海市重要教育资源的道路。曹伟就提到:从南洋公学即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再到东亚同文书院、上海盲童学校、立信会计专科学校等,虹桥路沿线的多处教育机构,对中国近代教育史产生过巨大影响。这些不同类型学校校园,也为虹桥路带来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和城市风貌。徐汇区自豪的汇师小学和徐汇中学也在虹桥路!
长安启源E07是长安汽车在“新汽车·新生态”战略的指引下,历时四年打造的一款新汽车。产品定位为中大型高端智能电动SUV。
徐汇区档案局(馆)李琼希望档案日主题活动,能得到学校和家庭的积极响应;她的提议让上海市劳模、汇师小学校长宓莹欣然接受;我也认为这是国情教育的绝好机会。于是在活动现场,人们看到有五位汇师小学红领巾比成年听众还要认真听讲并有真切体会。如王弈霖同学说:“学校大队部组织我们去参观徐汇区档案馆。我们乘坐校车来到档案馆,档案馆外观庄严雄伟,一种浓厚的历史感扑面而来。我们跟随学校图书馆馆长张文艺老师来到五楼《建设新徐汇 奋进新征程》展区,在这里,主持人大概介绍了下徐汇区的发展,随后就开启了今天的参观旅程。在这里,我们先了解到虹桥路的前世今生,这条上海西区的主要交通干道,至今已有120年的历史,从中我们了解到对地图,建设图纸等城建档案的挖掘、研究,才能将虹桥路沿线区域历史风貌更全面丰富的呈现和档案保管对历史风貌的保护,复原等的重要性和价值。听了城建档案馆编辑室曹伟老师的讲解,我也明白档案保管的意义和重要性,它是我们国家历史的记载,能让我们对国家和城市的历史发展和变迁有更深入的了解”。
顾梓雨同学显然成为了档案馆的知音,她说:“就在曹伟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解中,徐汇日新月异变化的画卷在我眼前展开:熟悉的虹桥路、交通大学,这些每周我去跳舞都要经过的地方原来有这么深厚的历史。我边听讲解,边做笔记,恨不得将这些城市的记忆一一都记录下来。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跟着档案city walk主题游,跟随着主题游路线我们参观了徐家汇的许多著名景点,这个周末我决定带着爸爸妈妈也去感受一下这些景点的前世和今生”。
主题活动现场还有一对母女,母亲王晶本身就是专业的上海社科院档案室主任。女儿陈珚然说:“虹桥路就在我们汇师小学旁边,其中一段是我每天放学回家的必经之路,它居然是在1901年就已经修筑的,很难想象120多年前的虹桥路是何种风貌。我在现场听得津津有味、看得目不暇接。通过档案资料里一张张珍贵的地图、建筑设计图和老照片,我了解到虹桥路沿线区域的历史风貌和鲜为人知的故事,也明白了档案资源在历史风貌保护、文化底蕴复原和阅读记忆中的价值是多么重要啊!同行的小伙伴也都有收获,大家特感谢李琼馆长”。
而王晶认为:“档案,无疑是人类社会生活最真实的记录。那么我们每个人是不是也有属于自己的档案呢?当然有,而且很丰富!随着技术领域进步,个人、家庭,都会越来越重视自己的档案留存。它就像一只超清摄像机,会记录着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闪光时刻;又像是一台时光穿梭机,即穿越我们成长的岁月,帮助我们勾画出完整的成长画卷和精彩的瞬间”!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举报 文章作者王泠一
相关阅读可以预见的是大模型在无线通信领域的应用将越发广泛,而无线通信的发展也将为大模型的应用带来更多可能。
05-11 13:19中国巡展做了一些沉浸式场景创新,与中国关注环境、栖息地保护的机构共同合作,以故事化的设计构建一个全年龄段的教育式娱乐场域。
艺术市场新生态观察 05-08 09:22更好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03-01 19:19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战略举措股票可以加杠杆么,具有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示范意义。
03-01 14:40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